在民間的低俗語言文化中,對於又掘又魯莽、傻裏傻氣、呆頭呆腦,什麼事都做不好的人,我們通常稱為「二百五」,也有些地區稱呼為「半吊子」、「半熟fu」等。為何會有這樣的稱呼呢?這些詞語是如何產生的?以下一一說明:
先說「二百五」,關於這個稱呼,民間傳說很多,比如「戰國蘇秦被殺懸賞尋兇手,四人貪財認罪分千金,每人都是二百五 」,這個最為人們認可,但既然說是傳說,肯定又是沒有任何根據的了。拋去這些傳說,既然作為低俗語言文化的一部分,還是應該從「文化」的淵源中尋找,說這個稱呼「牌九文化」有關,或許是目前最為有根據的。
牌九又稱「骨牌」,是自宋代以來,民間最為流行的棋牌工具,至今每逢過年,仍然風靡鄉村城鎮。會玩牌九的都知道,牌九就算輸贏,基本上就是採用點數判定的。在兩張牌九的玩法中,最大的為「一對猴」,最小的就是「板凳配銅錘」,銅錘又稱為「么五」為六點,板凳為四點,配到一起就是俗稱的「癟十」,其他牌都比這牌大,一點用都沒有。這個板凳呢,牌形為「二板」,所以這個「板凳配么五」就被稱為「二板五」,因為是最沒有的,所以人們就戲稱沒有的人為「二板五」,時間長了,就變成了「二百五」。
那麼「半吊子」是怎麼來的呢,也是和古代的貨幣有關,古代規定「一吊子錢為一千文」,那麼「半吊子」就是500文,也就是不夠數,換成對人的形容就是「智商不夠」。所以「半吊子」,也成為了這類人的稱呼,有時候也形容為「半吊子的一半」,又是「二百五」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